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
  >  资讯中心 > 行业聚焦

聚焦雄安新区“五新”垃圾设施地下藏 上面植绿可观光

阅读:2152  来源:河北日报  发布时间:2021-04-15


        在雄安新区塔吊林立的无数个工地中,有一个工地很特殊,它就是位于雄县龙湾镇马务头村村南的雄安新区垃圾综合处理设施一期工程项目。

        该工程集垃圾处理、焚烧发电、综合利用于一体,建成后将有效满足新区生产生活垃圾处理需求。特殊的是,它不是普通的垃圾处理站,而是采用国内首创的地下和半地下设计,这个总建筑面积达23.8万平方米的庞大设施建筑群,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使垃圾处理后可实现烟气超低排放,为雄安“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及垃圾分类工作奠定基础。

        垃圾综合处理工程如何全面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如何做到防止污染物超标排放?

        处理设施隐藏于郊野公园,变“邻避”为“邻利”

        在雄安新区垃圾综合处理设施一期工程项目现场观景平台上,一张效果图展示了项目建成后的全貌:它如同一座植被茂密的山丘,一根高高耸立的烟囱,顶端被设计成带有白洋淀元素的莲花瓣造型。它同时还是一个观光塔,独特的风景,令人向往。

        “项目设施布局采用国内首个地下和半地下设计,将工业处理设施隐藏于龙湾郊野公园之中,变‘邻避’设施为‘邻利’设施。”河北雄安光大生态产业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齐表示,项目采用了先进的烟气处理技术与严格的排放标准,实现烟气的超低排放。

        据了解,占地500亩的雄安新区垃圾综合处理设施一期工程由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光大环境、中建二局组建项目公司共同开展建设和运营。投用后将成为新区垃圾综合处理的主要场所,具有垃圾焚烧发电、厨余(餐厨)垃圾处理、粪便处理、污泥处理、医疗废物处理等功能。项目还将建设炉渣利用、渗滤液处理等相关配套工程,满足新区到2035年日产生活垃圾3000吨的需求。

        “比如公共厕所大家都需要,但许多人不愿让它建在家门口,这就是我们说的‘邻避’。”河北雄安光大生态产业园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工作人员王健称,雄安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就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超低排放,完全达到环保要求。项目外观可以说就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设施循环冷却水与地面景观水体相结合,形成“冬季不冻、四季恒温”的山水林草微环境。还将建有配套滑雪场、温室乐园、环保教育基地等,实现雄安新区“全域、全程、全口径”固废集中处理的工业功能与外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垃圾飞灰变艺术品,技术创新实现超低排放

        站在观景平台眺望,正前面是一个20多米深的垃圾仓,加上高出地面部分,共59米高,长宽分别是120米、29.5米。

        “国内首次采用飞灰熔融技术,将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熔融为玻璃体、制备建材,甚至是工艺品,实现零填埋。”雄安垃圾综合处理设施一期工程项目施工总包单位中建二局经理晏礼伟称,熔融技术,使垃圾焚烧后的飞灰变废为宝。

        为妥善解决雄安新区垃圾处理问题,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及河北雄安光大生态产业园全力推进该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雄安新区生态环境质量,助力新区“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及垃圾分类工作。

        在项目建设现场,有一张大型项目建设示意图,垃圾处理设施的构造一目了然。餐厨垃圾等通过有机垃圾综合处理设施、沼气利用设施、垃圾焚烧发电设施、飞灰熔融设施等,可变成再生建筑材料,其他市政污泥、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等也分别通过相关设施,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项目采用全球先进的烟气处理技术与严格的排放标准,实现超低排放,二噁英排放浓度、烟尘浓度均低于相关标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浓度远低于日本和欧盟标准。

        循环经济等环保理念被充分运用到项目中。“采用循环经济模式进行设计,运进固体废弃物,产出能源和资源,垃圾以及产生的污水、飞灰、炉渣、沼渣、沼液等废物协同处理后,实现最佳经济利用和彻底治理污染。能量被有效转换利用,产出电能及热能。”林齐表示。

        信息化管理,精细化建造,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塔吊高耸,钢筋林立。4月7日17时,在一个钢筋框架柱前,工人韩永修手持角磨机正认真地清理钢筋笼上的混凝土浮浆。“工程要求严格,必须把最上层钢筋上包裹的混凝土剔除,露出钢筋来,这样,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时,才能抓得更牢固。”韩永修说,因为这是精细活,也是良心活,一下午他只清理了两个钢筋框架柱。

        “追求高品质,实行严要求,是我们项目部提出的建设理念。”晏礼伟称,项目将争创钢结构金奖、安装之星、国家优质工程奖、鲁班奖、詹天佑奖等奖项。

        “比如这个项目的污水处理厂,采用高质量模板,具有强度高、自重轻、周转次数多的优势,能够让浇筑实体重量更轻,也更高效。”中建二局项目党支部书记朱向英说,再加上配套的德国塔架、木工字梁、铝工字梁等,使施工更节材高效。

        技术和工艺的创新应用,决定了现场建设推进难、工程建设难度大。

        最难的是打桩阶段,最深处要打30多米,地下水位高,排出地下水便是最大挑战。施工中创新运用无底木桶作为“止水帷幕”,将项目分成若干区域,无底巨型木桶可以将四周泥水阻挡,同时排出中间作业区的水再进行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曾经调动300台设备作业,高峰期每天打207个桩基,创造了此类作业的纪录。”朱向英说,去年冬天,罕见的-21℃严寒天气下,用各种混凝土保温措施,使项目建设不停工。春节期间,400多名建设者仍坚守在工地。

        大量的钢构安装是项目的重中之重,也是管理的难点。该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钢结构多维度管理平台和二维码技术对项目进行管理,从产品管理、工艺方案、库存、下料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都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项目管理和建设的高效高质量。

        在施工现场,无论是机械设备,还是人员头盔都有专属二维码。甚至钢筋接缝处,也贴有二维码,扫码后,机械设备或材料来源、责任人,以及安全事项、操作要领等信息都清晰标注出来。

        “以数据管理为核心,利用BIM技术的三维显示和物联网技术,融合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的多维度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BIM模型数据转换、数字化制造管理、可视化施工管理及可追溯管理等。”该项目钢结构安装总工刘续峰对项目信息化开发和应用给予高度评价:产品管理的单据需要通过审核无误后才能流向下一道工序;产品管理具有3D定位功能,能够迅速定位每一个构件、零件的位置、材质、数量、长度等基本信息。

        林齐介绍,截至目前,该项目桩基工程全部完成,共计11788根;完成防水垫层7.2万平方米,占比60%;1号生产线设备钢架已启动安装。